核心提示:由于气温升高,许多人出现了心烦气躁、郁闷、易怒等“情绪中暑”的隐性表现。专家提醒人们,连续高温闷热天气要注意自我心理调节,谨防出现情绪中暑症状。
医师介绍,随着全国各地天气持续高温闷热,许多人出现了心烦气躁、郁闷、易怒等“情绪中暑”的隐性表现,间接导致了车祸、酒精中毒和打架斗殴的比例大幅度上升。对此,刘秀云主任医师提醒人们,连续高温闷热天气要注意自我心理调节,谨防出现情绪中暑症状。
在正常人群中,约有16%的人在夏季会发生“情绪中暑”,尤其是气温超过35℃,日照超过12小时,湿度高于80%时,情绪中暑的比例会急剧上升。“情绪中暑”表现为以下三个症状:一是情绪烦躁不安,不能静心思考问题,办事经常丢三落四,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他人闹意见,自己还觉得内心烘热,头脑糊里糊涂;二是心境低落,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,觉得生活过得没劲,对他人缺乏应有的热情,呈早晨、下午、晚上三个时间段由好到坏的变化;三是行为古怪,经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,如反复洗澡、洗脸、洗手和擦洗鼻子等。
持续闷热天气是“情绪中暑”高发的诱因,其直接“元凶”是由于高温天气影响了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。许多人因天气炎热而食欲减退,加之出汗增多,人体电解质代谢出现障碍,就会影响到大脑神经活动,使人出现烦躁不安、动辄发火的症状,即使人们本身所处环境并不热,也因外界强光线产生烦躁情绪。此外,夏季昼长夜短,蚊虫干扰,气候炎热,影响安睡,使睡眠质量下降,容易引发疲劳,也是诱发“情绪”中暑的重要原因。
提醒人们:预防高温情绪中暑重要的是做好自我心理调节。
一、清淡饮食:应尽量避免进食油腻食品,多吃清淡、洁爽饮食,如新鲜蔬菜、水果、绿茶、咖啡、菊花、金银花露等都有较好清火功效,能够有效消热、防暑、敛汗、补液,增进食欲。同时,要注意多饮水,调节体温,改善血液循环。
二、清凉居室:应趁早晚室外气温较低时开窗通风换气,中午室外气温高时应紧闭门窗,拉上窗帘,必要时使用风扇、空调等降温设备制造阴凉环境,可使人心静神安。
三、清静思想:要注意克服性格弱点,保持淡泊宁静心境,学会转移不顺心之事,做到既“修身”又“养生”。此外,活动时应趁曙光初照、空气清新的早晨,到公园等草木繁茂、空气新鲜处散步锻炼,吐故纳新。还可选择凉风习习的傍晚,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,会使人们心静似水,心旷神怡。另外,早睡早起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避免“情绪中暑”症状的发生。